秋色有佳兴,况君池上闲。
悠悠西林下,自识门前山。
千里横黛色,数峰出云间。
嵯峨对秦国,合沓藏荆关。
残雨斜日照,夕岚飞鸟还。
故人今尚尔,叹息此颓颜。
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。唐代。王维。 秋色有佳兴,况君池上闲。悠悠西林下,自识门前山。千里横黛色,数峰出云间。嵯峨对秦国,合沓藏荆关。残雨斜日照,夕岚飞鸟还。故人今尚尔,叹息此颓颜。
秋日美景正好,院前池塘清清,你也悠闲自在。
西边林中静静悠悠,柴门之外远山绵绵。
苍翠山色横亘千里,挺拔山峰直出云间。
山峰高峻仿佛回到秦国时代,重重叠叠如荆门关般险要。
细雨后的黄昏即将坠落的夕阳斜斜地照耀着,暮霭中飞鸟返回巢穴。
你现在仍是原来那般没有变化,我已是容颜衰败,不复当年。
崔季重:天宝十二载(753年)任濮阳太守,参见苏源明《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并序》。
濮阳:即濮州,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濮阳郡,治所在今山东鄫城北。
池上:借用谢灵运《登池上楼》典故。
嵯峨:山峰高峻貌。
合沓:重叠。
荆关:荆门山,泛指险要之地。
夕岚:暮霭,傍晚山林中的雾气。
尚尔:在古汉语里是仍然的意思。
颓颜:犹衰颜。容颜衰老。
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二载(753年)以后,当时崔季重罢濮阳太守而隐居蓝田山。
参考资料:
1、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82-83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 ...
王维。 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归心一发尉佗楼,一点晴烟见渡头。三径尚堪携客入,中洲曾是为谁留。
青含浦树喧黄鸟,绿遍江苗过白鸥。七十二峰无恙在,更于城郭念同游。
城中答王东村家元孝送归中洲草堂之作兼示二三同志。明代。陈子升。 归心一发尉佗楼,一点晴烟见渡头。三径尚堪携客入,中洲曾是为谁留。青含浦树喧黄鸟,绿遍江苗过白鸥。七十二峰无恙在,更于城郭念同游。
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。明代。潘希曾。 东皇消息到江梅,鼓吹郊迎晓色开。五日新正浑醉里,百年残梦又春来。他乡綵燕随缘看,何处云鸿寄劄回。料得故人多健在,寻芳联辔满金台。
贺新郎 其十一 为檗子寿。清代。龚鼎孳。 贮腹书千卷。更空明、一泓秋水,雾飞云遣。老笔纷披姿媚出,冰洒铁梅芳泫。高咏遍、蜀笺吴茧。六代江山文酒地,记孝侯、台畔春阴浅。龙竟卧,蠖羞展。客游不藉纵横显。日端居、犀香温透,墨池摩扁。生受鹿门妻子福,万态扰龙驯犬。爱白璧、微瑕全免。相约卜邻投老去,有青溪、茅屋堪重典。花共插,竹同剪。
读庄七首 其六。。程千帆。 惠施过孟诸,庄周弃馀鱼。濠梁虽共游,踪迹亦略殊。穷达与贫富,夜旦相代居。争关梦觉间,栩栩复蘧蘧。